第(2/3)页 嗯? 并且,为了验证这个论断,专家还写了一遍洋洋洒洒的文章,旁征博引,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。 这位专家把林寻这首歌,称之为“俗文化的代表产物”。 林寻:??? “当然,这并不是说林寻这个人就是‘俗’,他的一些作品,是‘雅文化的代表产物’,比如《送别》,词曲都非常优美,所表达的情感,更是值得回味。” 对于专家的评论,有的赞同,也有的不以为然。 “好听就行了,管它什么雅和俗?” “林老师做音乐讲究一个随性,哪里会考虑这些?” …… 张梭良看着网上的评论,心中略微有些不满。 看这样子,这首当初被大家冷嘲热讽的歌,就这样洗白了? 当初骂的最狠的一批人,如今换了一个角度去欣赏这首歌,反而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。 这么一品,反倒是觉得,这歌有其独特之处。 莫非,林老师故意写出这首歌,是有目的的。 以林老师的才华,倘若他想的话,写出一些技巧性十足的音乐,又有何难? 但炫技……绝对不是林老师的性格。 林老师之所以没有将音乐当做职业,而是当做一种爱好,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音乐,被金钱所浸染。 毕竟,一旦成了职业,写歌就要考虑其市场功能。 林老师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,只是为了探究音乐所有的可能性。 比如——音乐对文化、对历史、对民俗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,有何作用? 这般一想,一切都通了啊! 很明显,这首《少年》,便是在这样情境下诞生的。 —— 这是“林寻超话”中的一篇帖子。 这分析的……感觉还特么挺有道理的。 “当初骂林老师的那些人,立马过来排队道歉。” 这篇帖子,竟然引起了一波讨论热潮,和某专家那篇文章,简直是相互呼应。 张梭良全程吃瓜,然后看到最后是这个结果,顿时目瞪口呆。 他见识过无数洗白的套路,深谙其中之道。 其中一些套路,堪称绝了,可以上公关的教材了。 但和林寻这个洗白文案比起来,简直小学生。 其他的洗白策略,只求能把黑料撇干净就行。 但林寻这个,却是将黑洗成白、再染成红。 张梭良此时终于知道,自己和林寻的差距在哪了? 林寻的公关团队,胜过他的公关团队、十倍乃至数十倍啊! …… 张梭良认定这些事是林寻的公关团队操作的。 但实际上,并非如此。 林寻还是在别人的提醒下,才知道了此事。 他也是目瞪口呆。 “我怎么感觉,这篇帖子,是林凯之的风格?” 陈要重读一篇,摇头道:“应该不是……这篇帖子逻辑严密,论点、论据环环相扣,可谓严谨,绝不是林凯之能写出来的……这应该出自一个理工男的手笔。” 林寻略微惊诧地瞅了陈要一眼,“这你都看得出来?” 陈要笑道:“跟了林总您这么久,总得有所长进才是啊!” 这……路走宽了啊! “若是林凯之写这篇文章,绝对罗列不出这么多令人信服的观点。嗯,这么说吧,林凯之写文章更注重情感的宣泄,而忽略了文章的结构性和合理性。他绝对从头夸到尾,极尽各种恶心……嗯,肺腑之词。文章固然华丽,但略显不实,没有说服力。”陈要分析得头头是道。 林寻直接傻眼! 他的公司,都是些什么人才啊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