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看到郑经没有事情,王杰心里不知为何松了口气。 “在往前就好走了,虽然路也很破,可是路都是石板路,没有了大坑。” 王杰一边走一边给郑经说道。 “郑哥,这就是我家了。” 走了多久,在一个山坡上,一个红砖瓦房出现在了视线中。 看着山坡上的房子,郑经抬头看了一下,笑着说道:“你家的位置很好啊。” 独占鳌头啊。 从地图上看,安王村后面的那座山就像一只乌龟的身体。 而他们安王村所在的位置就是乌**,而王杰家所在的位置正好是村子最高处,从地图上看就像乌**上的疙瘩一样。 这不是独占鳌头是什么吗。 当然,郑经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。 而是对后山有了很大的好奇心。 跟随着王杰进入院子里面,郑经打量了一下,院子不是很大,但是打扫的很干净。 从墙上挂着的竹筐就能看出来,王杰的父亲还是一位手艺人。 “郑哥,咱们进去坐吧。” “也好。” “爹,这位就是我给你说的阿婆主,郑经郑大哥。” 王杰进入到房子中,把他爹从里屋叫了出来。 “你好叔,我叫郑经,你叫我小郑就行了。” “呃,小郑是吧,我是王杰的爹,小杰前两天给我说起过你,我也不懂你们说的东西,你们聊,别管我。” 王长贵嘴上说着,手上的动作还是很快的。 拿着一张板凳就坐了下来。 郑经知道王长贵的意思,并没有点破。 “好了,你把东西拿出来吧,我看看是什么东西。” 坐下后,郑经对王杰说道。 王杰回过神来,连忙答应一声,从里屋拿出一个老旧的红色方盒。 盒子是木头盒子,上面刷了一层红漆,只是因为时间太久了,红漆已经从盒子上脱落,露出了原本的原木色。 王杰这两天也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古玩的黑话和规矩。 把箱子放在桌子上,王杰把盖箱子打开。 “郑哥,你看物品怎么样?” 郑经看着箱子中的瓷器,心里已经知道了这些瓷器的来历。 郑经从兜里拿出白手套戴上,然后拿起一个四十多厘米的双耳瓶看了起来。 从胎釉和瓶子上的花鸟来看,这个双耳瓶应该是清朝咸丰年间的青花开片花鸟纹双耳瓶。 从兜里把手电筒拿出来,往瓶子里面照了一下,郑经仔细看了看瓶子里面,心里已经有数了。 仔细的看了一遍,郑经喝了口水,在王杰父子的期待中说道:“瓶子我看了,瓶子还可以,以我的知识,我能给它看到清朝咸丰年间。 要是没看错的话,这个瓶子应该是民窑烧制的青花开片花鸟纹双耳瓶。” 听到郑经说了这么多,王长贵只听懂了后边一句。 问道:“也就是说这个瓶子是真的?” “是的叔,这个瓶子是真的,清朝咸丰年间的东西。” 郑经实话实说道。 有人说郑经傻,为什么要把瓶子的来历说出来。 郑经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这个瓶子根本就不值钱。 没错,别看这个瓶子是真的,其实价值是真的不高,顶天了给五万块钱。 没错,这个双耳瓶最多价值五万块钱。 就因为这个原因,郑经才不愿意说假话。 “那它值多少啊?”王长贵连忙问道。 郑经深处了一只手,比划了一下。 “五万?” “没错,五万,这个罐子最多值五万。”郑经说道。 “这么大一个罐子值五万会不会少了点?” 王长贵有些不信,这么大一个罐子只值五万?这不是骗人吗? 郑经就知道会发生这个情况,他早有准备,把罐子放在桌子上,说道:“东西我已经放在这里了,要是不信你们可以去问一下别人。” 看到郑经这个样子,王杰父子两人有些摸不准了。 真的假的? 王长贵看到郑经认真的样子,讪讪的说道:“你别生气,我刚才也只是好奇的问一问。” 把双耳瓶放在桌子上,郑经没有在动它,而是从箱子里面拿出一个罐子和一个茶壶。 这两件物品都是个用紫砂制作而成。 壶很小,只有十一厘米高,而罐子有九厘米高。 罐子和壶身上有很漂亮的彩绘图案。 要不是他看过关于加彩这方面的书籍,还以为这个罐子是假的。 在盛清时期,紫砂壶上的加彩工艺尤为兴盛。 此类作品大多由京派的贵胄们所定制。 比如紫泥砂壶,壶体以釉彩绘图装饰,鼓腹平底,三弯壶流,耳形壶,圆珠形纽,圆盖与壶口相合,壶式传统。 另外一个则为紫砂茶叶罐,圆形罐口,椭圆鼓腹壶体,罐体以釉彩彩绘田园山水瓦屋花树,一派亲近自然之风貌。 壶底铃有“尚古堂制”四字印款。 “尚古堂”为盛清时期著名的紫砂器制作堂号。 打开门的好东西。 只是有些可惜,罐子下面没有“尚古堂制”这四个字。 要是有这四个字,罐子的价格就会高处很多。 不像现在,这个罐子最多值四万。 第(2/3)页